English

“沙龙雄狮”德拉克洛瓦

1998-08-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没有哪一个19世纪的法国画家像德拉克洛瓦那样受到后世艺术家的一致推崇。他是印象主义和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驱,其被称为革命信号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挂在艺术圣殿卢浮宫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参观者;更由于它经常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且被印制成了明信片,因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成了人们表露热爱自由、向往自由、争取自由情感的独特象征。“现代绘画之父”塞尚说得好:“德拉克洛瓦用画笔画出了我们的将来。”

德拉克洛瓦1798年生于巴黎,从少年时代起,他便决意献身于绘画艺术,并雄心勃勃地要当一名大画家。他先在肖像画家皮埃尔-纳西斯·格林的画室里学画,18岁时成了巴黎美术学院的学生。

德拉克洛瓦从一开始便与古典主义决裂。他想从气势与色彩方面而不是从线条及轮廓方面发展自己的绘画,他要走出一条新路,他甚至拿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作自己“离经叛道”的“挡箭牌”:看,鲁本斯的画笔是多么“狂放不羁,饱蘸激情”!……

开始时,德拉克洛瓦并没有走极端,但在表现细部时却竭力效法他推崇的这位先师。比如他1822年创作的、取材于但丁名著《神曲》的油画《但丁小舟》(又译《但丁和维吉尔共渡冥河》),画面上,头戴月桂花环的诗人维吉尔正引导他的伙伴但丁乘小舟穿越地狱;船头,一围裹着长条蓝布的赤身男子为其摇橹。浪花翻卷的河水中,几个被罚入地狱者紧紧抓住小船不放;其中还有一个裸体的女子,水珠在她身上闪光。近看,那些飞溅的水花其实就是红绿互补色中黄色和白色的涂点。如此精练的手法,如此真实的效果,不能不令观者惊叹。艺术史家认为,《但丁小舟》的悲剧性感受是对米开朗琪罗和鲁本斯的缅怀,其所表现出来的画家的执拗个性则奠定了德拉克洛瓦在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中的先行者地位。

大卫的学生安托万·让·格罗也是鲁本斯的崇拜者,他极力推崇德拉克洛瓦的这幅惊世之作,于是便为在沙龙(定期举办的造型艺术展览)中展出此画全力奔走。格罗还许诺为这幅高189厘米、宽246厘米的大画提供画框。德拉克洛瓦在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同意参展。不久,官方出面购买了此画,并把它藏进了卢浮宫。

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德拉克洛瓦与大卫和古典主义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安格尔有着相同的追求。但却又无论如何不能像他们那样冷静、呆板如雕塑般作画,他要赋予作品以昂扬的动势,以独特的感受,以火一样的激情。这也正是他的艺术个性。他作于1827年的重要作品《沙尔丹纳帕勒之死》,构图新巧、感情浓郁,狂野的红色调同泛着白光的皮肤、闪闪发亮的金色以及枯萎的绿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历史风俗画《南锡之战》中,两军人马杂沓,乱云翻滚的晚空之上似有鏖战的投影……由此不难看出,德拉克洛瓦早已从古典神话及圣经故事的“标准”主题中冲了出来。

在德拉克洛瓦的生活道路上,值得一提的是他与波兰作曲家肖邦及其情人———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友谊。尽管肖邦对德拉克洛瓦的绘画并不十分欣赏,但画家却始终对肖邦抱有好感并狂热地喜爱肖邦的音乐。他特意在自己的画室里摆上一架钢琴,专为肖邦来访时弹奏。有三个夏日,德拉克洛瓦都是在乔治·桑的乡间别墅与肖邦和乔治·桑一起度过的。画家把这几个夏日称为“幸福的夏日”,他为这一对天才画的肖像成了后世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德拉克洛瓦57岁那一年,也就是1855年,其42幅作品在巴黎的世界美展上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那似是对他一生创作的回顾与总结。1835年至1861年间,他还为各种各样的公共建筑及著名教堂画过许多装饰性壁画和天顶画。1863年8月13日,这位外表文弱、心海中却有狂涛激荡、被人们称为“沙龙雄狮”的浪漫主义画家,因咽喉疾病的反复发作在巴黎逝世,终年65岁。

今年是德拉克洛瓦诞辰200周年,法国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纪念活动,更有纪念性文章发表。希望本文也算是对他的一种纪念。

(马树德)没有哪一个19世纪的法国画家像德拉克洛瓦那样受到后世艺术家的一致推崇。他是印象主义和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驱,其被称为革命信号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挂在艺术圣殿卢浮宫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参观者;更由于它经常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且被印制成了明信片,因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成了人们表露热爱自由、向往自由、争取自由情感的独特象征。“现代绘画之父”塞尚说得好:“德拉克洛瓦用画笔画出了我们的将来。”

德拉克洛瓦1798年生于巴黎,从少年时代起,他便决意献身于绘画艺术,并雄心勃勃地要当一名大画家。他先在肖像画家皮埃尔-纳西斯·格林的画室里学画,18岁时成了巴黎美术学院的学生。

德拉克洛瓦从一开始便与古典主义决裂。他想从气势与色彩方面而不是从线条及轮廓方面发展自己的绘画,他要走出一条新路,他甚至拿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作自己“离经叛道”的“挡箭牌”:看,鲁本斯的画笔是多么“狂放不羁,饱蘸激情”!……

开始时,德拉克洛瓦并没有走极端,但在表现细部时却竭力效法他推崇的这位先师。比如他1822年创作的、取材于但丁名著《神曲》的油画《但丁小舟》(又译《但丁和维吉尔共渡冥河》),画面上,头戴月桂花环的诗人维吉尔正引导他的伙伴但丁乘小舟穿越地狱;船头,一围裹着长条蓝布的赤身男子为其摇橹。浪花翻卷的河水中,几个被罚入地狱者紧紧抓住小船不放;其中还有一个裸体的女子,水珠在她身上闪光。近看,那些飞溅的水花其实就是红绿互补色中黄色和白色的涂点。如此精练的手法,如此真实的效果,不能不令观者惊叹。艺术史家认为,《但丁小舟》的悲剧性感受是对米开朗琪罗和鲁本斯的缅怀,其所表现出来的画家的执拗个性则奠定了德拉克洛瓦在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中的先行者地位。

大卫的学生安托万·让·格罗也是鲁本斯的崇拜者,他极力推崇德拉克洛瓦的这幅惊世之作,于是便为在沙龙(定期举办的造型艺术展览)中展出此画全力奔走。格罗还许诺为这幅高189厘米、宽246厘米的大画提供画框。德拉克洛瓦在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同意参展。不久,官方出面购买了此画,并把它藏进了卢浮宫。

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德拉克洛瓦与大卫和古典主义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安格尔有着相同的追求。但却又无论如何不能像他们那样冷静、呆板如雕塑般作画,他要赋予作品以昂扬的动势,以独特的感受,以火一样的激情。这也正是他的艺术个性。他作于1827年的重要作品《沙尔丹纳帕勒之死》,构图新巧、感情浓郁,狂野的红色调同泛着白光的皮肤、闪闪发亮的金色以及枯萎的绿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历史风俗画《南锡之战》中,两军人马杂沓,乱云翻滚的晚空之上似有鏖战的投影……由此不难看出,德拉克洛瓦早已从古典神话及圣经故事的“标准”主题中冲了出来。

在德拉克洛瓦的生活道路上,值得一提的是他与波兰作曲家肖邦及其情人———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友谊。尽管肖邦对德拉克洛瓦的绘画并不十分欣赏,但画家却始终对肖邦抱有好感并狂热地喜爱肖邦的音乐。他特意在自己的画室里摆上一架钢琴,专为肖邦来访时弹奏。有三个夏日,德拉克洛瓦都是在乔治·桑的乡间别墅与肖邦和乔治·桑一起度过的。画家把这几个夏日称为“幸福的夏日”,他为这一对天才画的肖像成了后世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德拉克洛瓦57岁那一年,也就是1855年,其42幅作品在巴黎的世界美展上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那似是对他一生创作的回顾与总结。1835年至1861年间,他还为各种各样的公共建筑及著名教堂画过许多装饰性壁画和天顶画。1863年8月13日,这位外表文弱、心海中却有狂涛激荡、被人们称为“沙龙雄狮”的浪漫主义画家,因咽喉疾病的反复发作在巴黎逝世,终年65岁。

今年是德拉克洛瓦诞辰200周年,法国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纪念活动,更有纪念性文章发表。希望本文也算是对他的一种纪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